尽管秘鲁遭遇了出人意料的暖冬、暴雨、洪水,以及引发经济瘫痪的政治动荡等不利情况,但葡萄生产受到的影响却极小。持续的厄尔尼诺天气现象虽引发了干旱,不过对秘鲁南部伊卡(Ica)周边的葡萄产区几乎没有影响。基于此,预计2023/24季秘鲁葡萄产量能达到77.55万吨,较上一季有所增长。
秘鲁的葡萄生产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。沿海沙漠地带的温度始终在9 - 30°C之间波动,且全年日均日照时间超过12小时,为葡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。再加上精准灌溉设施的助力,使得秘鲁的葡萄成熟速度比邻国快55%。
秘鲁葡萄的种植总面积估计为3.5万公顷,主产区在伊卡(占43%)和皮乌拉Piura(占30%)。葡萄的收获季从十月下旬开始,到四月结束,收获顺序由北向南推进。由于不良天气的影响,2023/24季的收获季提前了14 - 20天。受益于创新的技术管理,皮乌拉地区实现了双季收获,葡萄在3月/4月和11月/12月均可采收。
白色/绿色和红色/黑色无核葡萄品种在生产面积上各占50%,与2022/23季相比,白色无核葡萄的种植面积增加了15%。最具代表性的五个品种占了总种植面积的73%,分别是红地球(Red Globe,占30%)、甜地球(Sweet Globe,占22%)、秋脆(Autumn Crisp,占9%)、艾利森(Allison,占7%)和克瑞森(Crimson,占5%)。目前,葡萄种植面积中的70%为授权种植,30%出售给传统采购商,这体现出秘鲁葡萄行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且反应灵敏。根据官方数据,秘鲁在2022/23季向53个目的地出口了26个葡萄品种。
预计2023/24季秘鲁葡萄出口将达到创纪录的59.5万吨,较上一季增长2%。美国是2022年度的最大出口目的地,出口量达到250,814吨,其次是荷兰74,949吨,墨西哥以35,083吨排在第四位。中国大陆及香港是秘鲁葡萄的第三大出口目的地,在其2022年的出口总量中占11%。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,2022年全年,中国进口秘鲁鲜葡萄63,092吨,价值约13.87亿元;2023年1月至9月,秘鲁鲜葡萄的进口量为41,333吨,价值约9.21亿元。
鲜食葡萄是秘鲁第二大出口商品。由于出口量增加,2022年出口额达到13.6亿美元,比上一年增长9%。2022年秘鲁出口市场的葡萄均价为每吨2438美元,与2021年持平。
该报告还显示,由中远海运港口收购的钱凯港(Chancay Port)仍在建设中,将于2024年11月开始运营,用于2024/25季的葡萄出口。钱凯港位于利马,距离卡亚俄港60公里,在交通和仓储容量方面将成为秘鲁主要港口的一个替代选项。据官方信息,钱凯港将增加向亚洲的出口量,从而提升秘鲁外贸的竞争力。此外,钱凯港也被巴西视作面向亚洲的贸易通道。